首页 >
四十岁买什么保险好?

养老保险体系

来源:360百科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按照国际通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占到该地区7%或者60岁人口占到10%以上就标志着一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我国最新一期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已经占我国社会总人口比例的13.26%,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程度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巨大,我国社会已经呈现出"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这一切都给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因此,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是全社会的责任

老年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既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当前社会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国家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老年人使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善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才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各种权益,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扩大内需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后危机"时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对外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国内的投资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的扩大。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一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投资,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们的安全感,降低资金的储蓄,增加当前的消费,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国企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也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员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到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才可以让我国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保证改革后员工的养老问题,才能减轻改革的阻力,保证改革后员工福利的保证以及社会的安定。

减轻企业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企业的发展也同社会的发展一样,在经历过一定的发展时期以后,也面临着员工的老龄化问题。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可以为企业减少员工养老支出,给企业积累发展基金,保证新成立企业与一些老企业的公平竞争性,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势在必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存在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以及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的特点,给我过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参保人数少,覆盖率过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人口基数大,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快,全社会面临着很大的养老保险压力,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相关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将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由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员工扩展到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重大进步。2010 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和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57 亿人,农村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 亿人。

养老保险缴费率设置不合理

国际平均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为10%,而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则高达23%,比国家警戒线还高出3 个百分点,养老保险缴费率设置严重不合理。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严重地加大了企业的发展负担,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企业每年需要将大笔的资金用于员工的养老保险,减少了企业用于发展和投资的资金,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恶性循环。此外,还造成一些企业通过隐瞒收入的方式逃避高额的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虽然相关部门加大了征缴力度,但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企业欠缴现象依然严重,为了保证退休员工的养老保险,相关部门不得不动用在职员工的个人账户资金,加大财政投入。

退休年龄过于刚性

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过于刚性,男性要求60 岁退休,女性要求50 岁退休,女干部可以延续到55 周岁。这一规定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当前我国因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典型的未富先老局面。但老龄人口不一定就意味着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老龄人口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做贡献,而我国刚性的退休制度却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负担。

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议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事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国家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参保人数,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工资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全社会的老年人提供稳定、安乐的老年生活保障。

调整养老保险缴费率,增加征缴力度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设置很不合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部分企业为了减轻财务负担,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养老保险的缴纳。这就给我国的养老保险管理带来了混乱,既不利于员工的养老保险,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给国家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家设置合理的养老保险缴费率,让企业能够主动承担员工的养老保险义务;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增加对养老保险的征缴力度,改善对养老保险的管理,保证所有的企业都按照相关规定为员工定期足额缴纳养老保险。

推行弹性退休,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而我国刚性的退休制度却让老年人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沉重的负担。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呼吁在我国开始试点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对符合相关要求的老年人延长工作期限。这一方面可以发挥老年人在知识、经验等方面的特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减轻社会的养老保险的负担,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延缓我国未富先老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