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骗保属于诈骗罪,触犯刑法要坐牢的。
中国的刑法规定,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会构成保险诈骗罪。
那么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多少呢?或者说通过保险诈骗到多少钱会构成犯罪呢?根据《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规定如下: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按照现在的家庭收入和社会经济水平,骗保的金额想达到以上三个层面的金额简直轻而易举。那么,不同的骗保金额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根据刑法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罚金或者没收财。
可以说,这个量刑是很重的,为了骗取保险金而铤而走险,后果实毁人生毁家庭,是非常不值得的。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中都存在骗保现象,法律责任和后果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同时,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为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六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